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

-  仁合公益与法律研究中心  (http://bjlaw.org/bbs/index.asp)
--  经济观察  (http://bjlaw.org/bbs/list.asp?boardid=11)
----  中国商务部长:强压一国货币对彼此都没有好处  (http://bjlaw.org/bbs/dispbbs.asp?boardid=11&id=1354)

--  作者:黄献华律师
--  发布时间:2010-3-21 23:20:21
--  中国商务部长:强压一国货币对彼此都没有好处
中国商务部长:强压一国货币对彼此都没有好处

2010年03月21日 20:05:16  来源:新华网

 

 新华网北京3月21日电(记者江国成 王亚光)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21日说,日本和德国以及中国本币升值的实践表明,一个国家的本币的升值对调节贸易的作用十分有限。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无法实现全球经济的再平衡。“强压一国货币对彼此都没有好处,是一种非理性的选择”。

    陈德铭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举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援引德国、日本上个世纪下半叶本币升值以及人民币升值佐证他的观点。

    他说,2005年-2008年,人民币已升值20%多,但中国的贸易不降反升。去年,人民币的汇率基本稳定,但贸易顺差却下降30%多。今年1-2月份,在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前提下,中国贸易顺差再度下降50%。“我个人预计今年3月份,中国的贸易可能会出现逆差。”

    他说,2009年,全球贸易下降22%,中国出口下降16%,进口只下降11.2%。从有关经济体海关的数字来看,澳大利亚、南非、巴西、土耳其等国对中国的出口仍保持两位数以上的正增长。欧盟、美国对华的出口也仅仅下降了1.53%和0.22%。

    他呼吁国际社会理性看待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失衡的关系。国际金融危机是世界运行周期调整的结果。根据经济长周期理论,由产业革命和技术革新引起的经济的长期波动大概在40-50年。到本世纪初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效益的不断递减,世界经济到了下行阶段。其次,全球治理结构不完善,加剧和经济波动的幅度。

    他解释说,上世纪90年代以来,在信息网络技术的推动下,国际分工快速发展,商品交换的半径越来越大,逐步形成了全球范围的生产和交换的网络。在全球治理缺少有效机制的情况下,生产和消费不均衡的矛盾加剧了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。

    他说,金融监管缺失成为诱发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。近年来,金融创新和投机因素的双重推动下,虚拟经济过度地发展。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资金的流动,促进资源的配置,但更因高杠杆化率而孕育着极大的风险。随着市场内风险不断地积累,爆发系统危机也就成为必然的事实。

    “在国际上,有舆论认为这种危机应该归结为贸易收支不平衡的全球失衡。这是一个相对比较片面和狭义的理解。”他说。

    他表示,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,失衡不仅表现为部分国家储蓄、消费、贸易、收支失衡,更表现为世界财富分配的失衡、资源拥有和消耗的失衡、国际货币体系失衡等一系列深层次、结构性的问题。导致失衡的原因是复杂的、多方面的,其根源是南北发展严重不平衡。

    陈德铭说,即使从单一的国际收支的角度来分析,按照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以销定产,消费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生产的理论,如果主要消费国家的政府不能有效地保持货币的持续的稳定,任由泡沫无节制地发展,就会导致经济失衡和危机的发展。“这段时间总有个别国家把眼睛盯着中国的贸易,寄希望于人民币汇率大幅度升值来实现全球经济的再平衡”。这个论调违背基本事实。

    他说,实现全球经济更加平衡协调的发展,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。他建议各国应秉持贸易自由、开放的发展理念,加快推动多哈回合谈判早日取得公正平衡的结果,这既是建立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客观要求,也是促进全球平衡的根本路径。

    他还建议各国加快推进新产业革命,开发清洁能源、低碳技术,实施互联网、物联网融合,和云计算战略。全球正处于新一轮的技术革命的前沿,国际社会应该共享合作发展的机遇,同时,警惕形形色色变相的保护主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