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- 作者:黄献华律师
-- 发布时间:2010-2-22 22:11:18
-- 张思之:中国律师需要自己的NGO
张思之:中国律师需要自己的NGO ● 张思之
今年的《律师文摘》年会特别喜庆。一是这么多的朋友来为江平老师祝寿,贺他的八十华诞和庆贺文集的首发式;二是这么多的学人、外地同道支持《律师文摘》的活动,表明刊物越来越多地得到了大家的认可。这两件事无不令人特别高兴。 前不久我参加过一次为江老师祝寿的活动,那天我说:希望江老师再为我们工作50年,因为我们需要他,人民需要他。可是后来又想,让江老师以130岁高龄工作,未免有点“残酷”,不可以那样,觉得还是应当想想怎样向他学习为好。这几天,结合当前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,我以为应向他学习这样两点—— 一是在困难面前要保持坚毅、勇敢、理性,决不放弃既定目标。 二是在生命历程中要善于抓住机遇。抓住机遇,要求关心大众疾苦,关怀民族苦难,为此应象江老师那样,勤学习,常反思,添智慧。机遇这个问题我以为会因人而异、因时而异、因运而异;倘结合个体,我真又说不清楚。 这是我要讲的第一点。 第二,我反思自己的一生,没有建树;回顾经历,时感惭愧。最近常有朋友提到我参加“中国学生志愿远征军”,似乎是生命中的一个“亮点”。我当然不服上世纪五十年代对我参加所谓“伪军”的批判。但对照先烈们的流血牺牲,我实在万分惭愧。我从戎总共一年半,又是有始无终,而且根本没上前线,比之前驱,无地自容。我想讲两个历史人物。 一是1943年守卫三峡口“石牌”要塞的胡琏将军。石牌是重庆门户,日寇欲攻下石牌溯江而上吞下重庆——我们国家当时的首府,中央政府的所在地,抗战的中心。可见石牌之役非同小可。守军只有一个师,师长胡琏少将,他深知责任重大,抱定必死决心,誓与日寇决一死战。战斗打响前一天,他上书老父诀别,我特意抄录了这封血写的信,请允许我占点时间为大家念念—— 我为此信加了个题目:《胡琏将军呈父诀别书》 父亲大人: 儿今奉令担任石牌要塞防守,孤军奋斗,前途莫测,然成功成仁之外,当无他途。而成仁之公算较多,有子能死国,大人情亦足慰。惟儿服役国事已十几年,菽水之欢,久亏此职,今兹殊戚戚也。恳大人依时加衣强饭,即所以超拔顽儿灵魂也。敬叩金安。 读胡琏书,让我懂得什么叫“义薄云天”。请再看他同一天写的《与妻儿诀别书》(题目也是我加的)—— 我今奉命担任石牌要塞守备,原属本分,故我毫无牵挂。仅亲老家贫,妻少子幼,乡关万里,孤寡无依,稍感戚戚,然亦无可奈何,只好付之命运。 诸子长大成人,仍以当军人为父报仇、为国尽忠为宜。 战争胜利后,留赣抑回陕自择之。家中能节俭,尚可温饱,穷而乐古有明训,你当能体谅及之。十余年戎马生涯,负你之处良多,今当诀别,感念至深。兹留金表一只、自来水笔一支、日记本一册,聊作纪念。接读此信,勿悲亦勿痛,人生百年,终有一死,死得其所,正宜欢乐。匆匆谨祝珍重。 大中华民国三十二年五月二十七日,晨 国名之前,着一“大”字,透出爱国忧国的伟大气概。这位胡琏,就是1950年守卫金门的那位将军,那年解放军叶飞上将率军突袭金门,胡拼死抵御,竟致叶军整师全军覆没,无一还乡。这是题外话了。 下面说第二位。 年长的朋友当能忆及1944年的“衡阳保卫战”。当时日本想打通南下通道,与太平洋战区连成一片。天皇下令必须以最快速度攻下长沙、衡阳。长沙守军作战不力,旋即沦陷,于是衡阳成为敌我争夺的焦点。日本以最精锐的兵团,最先进的装备,十余万人之众,公开叫嚣三日之内攻下衡阳。我方守军首脑是名重一时的方先觉将军。他的兵力只有一个军,一万余人,武器落后,装备不足,但矢智矢勇,力抗顽敌。他的指挥部始终在最前沿,距敌阵仅300米。与敌人拼杀至百米左右,方军长依然指挥若定,士气受极大鼓舞。双方从街战打到巷战再到舍战,逐屋争夺,刺刀见血。情况最急时战场竟然三个小时不闻枪炮声,那是我军勇士在与敌寇拼刺刀,连同师、团长在内,莫不如是。我由此懂得了什么叫“气吞山河”!在方将军的统率下,衡阳一个孤城的保卫战居然坚守了47天,为盟军的整体战略反攻赢得了整整一个多月的时间。人们赞叹那是战史的奇迹!日本人哀鸣,这是他们发动战争以来最不可思议的惨败。因为战役结局日敌伤亡人数数倍于方军。当然,我军大部都身殉衡阳了。孤城落日,他们应得到中华儿女永恒的纪念。 朋友们:两个人物,前者在最困难的时候坚持到底,为实现理想履行职责,坚毅勇敢地奋斗到胜利,这一点与江老师的精神相通。后者则善于抓住机遇,以大智慧、大勇气为挽救民族苦难而战斗不息。这一点与江老师的品格相近。两者都是我应常常学习的。反省自我,在这些方面都差,但我已略识应以什么样的行动书写自己的历史,度完余生。 以下讲第三点,入题“余应何为”。 很多人劝我说:“83岁啦,你算了吧,你还看什么书吗!”经常不断地听到这样一些善意的劝告,很好,但是作为我来讲,我想,大家看我现在好象体力还可以吧,不能说我朽了,还没有朽,思想可能朽了,体力还可以。因此我想,我至少在最近这几年,我在诸位的指导与帮助之下,是不是还有可能做这样的几件事: 第一点,我想我应该以贺老师为榜样,贺老师在我们这个领域里,在法律界、律师界,是少有的几位关心我们的执业生态,关心我们的环保事业。这方面的事情当然你们做的不少,但是好象不如贺老师那样勇敢。 作为我来讲,我觉得这两年我受到的教育比较深,我相信我现在达到了这样的水准:我不认为我是一个中国人,我不认为我是西藏人或者我是新疆人,或者我是台湾人,我就是一个地球人,我就是一个“人”,这一点非常之重要。以前我们争呀打呀、吵呀闹呀、你呀我呀的,人类快要报销了,我们的地球有可能毁在我们自己手上,这不是危言耸听。因此我想有生之年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机会,做到至少是要宣传这方面的重要性,挽救我们的地球,不至于毁在我们自己手上。 第二点,我想根据目前的形势,如何凝聚我们律师的力量非常重要。当然了解情况的同志们可能熟悉,奥巴马前几天在海地地震之后,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:我们需要更多的NGO来协助我们的政府帮助灾民。奥巴马的好坏我不评论,但是奥巴马这个思想我觉得精彩,非常之精彩。当然我们的律师是不是搞一个自己的NGO,大家知道是要犯忌的,但是如果我们没有自己的NGO,我们的力量怎么样能够凝聚起来,集中地发挥出来,这是一个天大的命题。 比如李庄案,李庄我不认识,我不给任何人做什么评价,做什么鉴定,我只管这个案子。在这个案子里,某个地方的公检法欺我律师太甚!你们不可以这样子嘛!即便我们有一个律师犯了罪,也不等于说全体律师都犯了罪,你们怎么可以拿我们“连锅端”呢。在这种情况之下,我们律师的声音是不是弱了一些,是不是散了一些,是不是不够?我觉得不够,所以我很希望,我看我能不能想到一定的办法,能够在有生之年搞起我们一个NGO来,把我们的力量凝聚起来,把我们正确的声音发出来。我们没有别的目的,我们的目的就在于,让我们的律师制度能够健康地发展。这是我想讲的第二点。 第三点,诸位当然了解情况比我多,就我所知,从整体来讲,我们是15万多律师,从整体来讲我们的素质是否有待于提高,如何提升我们律师素质这是一个大的问题。因此前不久我跟孙国栋主编曾经共同商量,是不是能从今年开始,我们引进外力,我们吸收一些学者,我们要引进外部力量,像梁治平老师他们,当然不止梁老师,干什么?我们是不是有可能办一些例如学习班之类的东西,请这些有学问的人、有思想的人,每月给我们培训一次。哪怕是讲一次课,一年12个月我们请12位大师一级的,或者是民间的思想家,来指导指导我们,来教育教育我们。 与此同时,他们能告诉我们你应当怎么学,一个人告诉我们一本书,我们一年会搞12本书,这有助于提升我们的知识水准,包括我们的常识,更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思想水平,在这个基础之上,我想我们律师的素养一定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。如果大家觉得这是一个主意的话,我们是不是应当利用今天这个会议的机会,我们酝酿一下,成立一个筹备组,来做这个事情,把这个担子都放在《律师文摘》身上,我们也太残忍了一些,看是不是有可能做到这一点。 最后一点,我想如果有可能的话,我还是老主意、老办法,一个案子一个案子地来推动我们的法治进程。如果我能够做到这一点,我对自己给60分了。
来源:http://www.aisixiang.com/data/31770.html
|